联系我们   Contact
你的位置:首页 > 最新资讯 > 知识窗

【深度】史上最详尽质量管理八原则(下)

2014-4-6 11:11:45      点击:


第七节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 

1.    用事实和数据说话 

TQM是从统计质量管理发展而来的,它要求尊重客观事实,尽量用数据说话。真实的数据既可以定性反映客观事实,又可以定量描述客观事实,给人以清晰明确的数量概念,这样就可以更好地分析问题、解决问题,纠正那种凭感觉、靠经验、“拍脑袋”的工作方法。 

要用事实和数据说话,在管理中就应当做好(这也是GB/T190042000的要求)如下几点: 

(1)    加强信息管理 

信息是组织知识积累方面持续发展的基础资源,并能激励人们进行创新。信息对以事实为依据作出决策是必不可少的。组织要对信息进行有效管理,首先要识别对信息的需求,其次要确定信息(包括内部和外部)来源,然后要获得足够的信息,并充分利用,以满足组织管理和决策的需要。 

(2)    灵活运用统计技术 

统计技术可以帮助测量、表述、分析和说明组织管理的业绩和产品质量发生的变差,能够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变差的性质、程度和原因,从而有助于解决、甚至防止由变差引起的问题,并促进持续改进。1994版GB/T19000族标准把统计技术作为一个质量体系要素来对待。2000版虽然没有将其再作为一个质量管理体系要素,却将其作为质量管理体系的一个基础和原则,让其贯穿于机会全部的引起中去。

(3)    加强质量记录的管理 

质量记录是质量活动和产品质量的反映,是信息和数据的来源。2000版GB/T 19000族标准强调质量记录,但往往被理解为仅仅为了提供证据。其实,质量记录最主要的作用还是为了领导决策提供信息和数据。不做记录,信息就可能遗失或偏误,数据就不能收集,因而也就难以进行统计。加强质量记录的管理,既包含设立质量记录、准确及时记录等要求,也包含充分利用质量记录的要求。

(4)    加强计量工作

要使质量记录和有关数据真实反映客观事实,就应有科学的测量方法。对产品进行测量,离不开器具及一起。如果计量工作跟不上,计量单位和量值不统一,就会发生混乱,数据也就不真实了。不真实的数据比没有数据可能更糟。因此,加强计量工作,建立健全计量管理制度是很重要的。 

2.    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

领导的主要工作是决策。所谓决策,实际上就是面对几种方案,决定采取哪一种方案的行为。如果方案本身不是基于事实的,即使很完备、很漂亮,但如果选择了它也会导致悲剧性后果。决策方法实际上是对方案反映事实真相的抱窝方法。为了正确决策,应当做到: 

(1)    不要迷信自己的感受、经验和能力

      要深入调查研究,掌握必要的信息和数据后,才有发言权。哪怕你是董事长、总经理,都要用事实说话。 

(2)    要有适当的信息和数据来源

一定要头脑清醒,有固定和不固定的信息和数据来源。固定的如各种质量报表、信息报告等等,不固定的如非正式渠道的员工投诉、实地检查等等。尽量掌握第一手资料。

   (3)    对收集来的数据和信息应持正确的态度

数据和信息经多次传递,很可能失真。按信息论的说法,传递过程中受“噪声”干扰越大,信息失真的可能性越大。事实上,不少组织的数据统计,例如统计报表、质量指标等,由于种种原因都存在不真实的问题,浮夸、瞒报、虚报、收集数据时不负责任、“神仙数字”(编造的数据)等现象随处可见。决策者的既要依靠这些上报来的数据和信息,又不能绝对化,应当多一个考虑,多一点自己的调查研究,并将两者综合起来。 

(4)    对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

分析的方法可以是逻辑的、可以是直观的,也可以是数理统计的。TQM常用的一些数理统计方法,如排列图法、直方图法、散布图法、因果图法等等最好能够掌握。此外,对一些专用的分析方法,如质量成本分析、市场分析、过程分析、产品质量分析等等也应有所了解。

(5)    要有正确的决策方法

收集并分析数据和信息,时候为了决策,但这只是正确决策的基础,还不是决策的本身。正确的决策固然离不开真实可靠的数据和信息,也离不开正确的决策方法。领导要提高自己的决策能力,还需要掌握诸如决策树之类的决策方法。特别是杂两个以上方案各有其优缺点时,更应当运用正确的决策方法,选择最佳的方案。

(6)    对决策进行评价并进行必要的修正

决策付诸实施后,领导还要注意收集实施后的数据和信息,对决策进行评价,以发现决策实施后出现的新问题。必要时,还应修正决策甚至改变决策,使决策取得预期的效果。 

 

第八节   与供方互利的关系 

1.    供方是组织的资源 

GB/T19004-2008的重大改动之一,就是将“供方和合作关系”作为组织的一种“资源”,要求组织进行“资源管理”,并且还把供方的互利关系作为质量管理八大原则之一。过去,包括TQM的一些书籍,都只把组织自己作为“顾客”,把供方作为单纯的供货者,只对供方提出这样那样的要求。GB/T 19004-2000提升了供方的地位,要求组织与供方奖励“互利”的关系,很有值得我们深思的含义。 

(1)    供方是组织的“受益者”之一

组织业绩的五大“受益者”之中,供方占一席之地。供方典型的期望或需要是“继续经验”的机会。组织应尽量满足这种期望和需要。

五大受益者:供方  客户  社会  股东   全体员工 

(2)    供方是组织的“资源”

任何议价组织和,都需要“采购产品”都需要或多或少的供方 

(3)    供方的业绩影响组织的业绩      

供方的产品质量影响组织产品质量,这不言而喻。供方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如何,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产品质量是否稳定,是否能够满足要求。因此,组织对供方质量管理体系有指导和监督的义务。 

(4)    双方的合作可以更好地满足顾客和其它相关方的需要

组织将顾客和其它相关方的要求清楚地传达给供方,供方通过组织去满足这些要求,可以使组织和供方有共同的目标。 

(5)    组织可以从与供方的合作中获得多种效益

例如:减少投资、扩大规模、降低风险、稳定生产、降低成本、改进设计、后勤保障和共享知识等等。供方的技术和管理经验,组织可直接借鉴,更应注重学习和吸收。 

(6)    供方也可以从与组织的合作中获得多种效益

例如:保持继续经营的机会,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,分享知识等等。

2.    建立互利关系的基本要求

按GB/T19004-2000的规定,组织与供方建立互利关系,有下列八项基本要求: 

(1)    选择数量合适的供方

组织的供方适量要最佳,不可太多,也不可太少。实际情况是,同一种“采购产品”的供方,至少应有两个供方。有两个供方可以竞争,才会使合作也成为供方的愿望。但不要太多,同一种“采购产品”的供方过多,将给组织增加管理难度和管理成本。 

(2)    进行双向沟通

组织和供方之间要建立适当的沟通渠道,及时沟通,从而促进问题的迅速解决,避免因延误或争议造成费用的损失。 

(3)    与供方合作,确认其过程能力

组织可以通过第二方审核的方式,对供方的质量体系进行考察和确认。当然,评价其质量表现、对其提供的样品进行确认性检验等方式也是可行的,要针对具体情况来确定采取何种方法。 

(4)    对供方提供的产品进行监视

与供方合作并不是对其提供的“采购产品”放任,同样应当进行监视。监视的方式有多种,例如:驻厂检验、进货检验等。 

(5)    鼓励供方实施持续的质量改进并参与联合改进

持续的质量改进可以提高供方的业绩,使供方获益,从而也使组织获益。为此,组织还可以制定联合改进计划,与供方一起进行改进,在改进中增加双方的理解和友谊,并共享知识。 

(6)    邀请供方参与组织的设计和开发活动

不断创新、不断设计和开发新产品,是组织活力所在。邀请供方参与这一活动,对供方来说获得了继续经营的机会,并能共享组织的知识;对组织来说,可以降低设计和开发的风险以及费用,获得更好的“采购产品”的设计。 

(7)    共同确定发展战略

与供方合作,共同确定发展战略,可以减少双方的风险,获得更大的发展机会。 

(8)    对供方获得的成果进行评价和奖励

这种承认和奖励对供方是一个鼓舞,可以促使他们更加奴隶。而供方努力的结果,组织可以充分的享受。